查看原文
其他

上海社区医院能看儿科吗?医生水平、药品……家长在顾虑什么?

全文字数统计:2448

预计阅读时长:8分钟

编者按

进入秋冬季,支原体、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行,上海的二、三级医院儿科普遍都非常忙。有家长提出,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能否也提供一些儿科的诊疗服务?


根据近期市卫健委发布的提供儿科诊疗的医疗机构名单显示,全市有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儿科门诊。社区医院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如何?能否满足患儿家长们的就医需求?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选择“小毛小病首诊在社区”?

01专科医院就诊量爆棚


自2016年起,上海一直在逐步完善儿科就诊服务体系,布局儿科医联体,希望通过儿科设置的科学下沉来缓解三级专科医院的压力。目前,全市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,超九成都设有儿科,其中还有50家是上海市儿科示范性门急诊。


但二级医院很快也出现了人手紧张的问题,尤其是一些离专科医院相对较远的郊区二级医院。


嘉定区安亭医院儿科门诊的等待区域。


上午10点,嘉定区安亭医院的儿科门诊叫号不停。尽管5个诊室同时开放,等待区域依然座无虚席。这段时间以来,这家二级医院的儿科门诊,日均接诊量达到了七、八百人次,最高峰时超过1100人次。


“开学到现在,我们医生没有一个休息过。门诊时间是从早上7:15就开诊了,中午我们是不休息的。”安亭医院儿科主任赵辉介绍,该院儿科共有13名医生,输液室共有6名护士,但最忙碌的时候,有320多名患儿需要输液。要再从内部调动拥有儿科知识的力量支援到门急诊,十分困难。安亭医院只能临时再招人手。



一些家长提出,既然二、三级医院都这么忙,有没有可能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能提供一些儿科的诊疗服务呢?


有居民表示:“我们家在小区门口就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平时我看它社区开诊都不多的,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心理预期。但如果它真的很好的话,我是愿意在家门口就医的。”


那么,社区儿科能看传染病吗,医生水平又如何?


02家长:对社区儿科有所顾虑


位于浦东新区的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开设儿科门诊已有70多年历史,在附近社区知名度不小。该中心的门诊开放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,即使在非呼吸道疾病高发期,每天也有20名患儿左右的接诊量。


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门诊。


有家长告诉记者:“这边人少,离家近,方便一点,社区简单的检查都在这边做。”“医生都是经验丰富的,排大医院又远,又容易交叉感染。”


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医生陈晟坦言:“家长可能觉得上三级医院更放心,对于基层医院会心存疑虑,其实对于常见病、多发病,治疗原则是一样的。”


不过,在上海很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,儿科门诊并非每天都有。


比如松江广富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每周仅有两个半天设有儿科门诊,坐诊的是上级医院的儿科医生。院方介绍,除去这两个半天,如果其他时间带小朋友来看病,虽然也可以看,但只能看全科了。护士台工作人员称:“如果发热的话就去发热门诊,因为我们这里小朋友的药也不齐,退烧药有一点,有些专用药没有。”


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上个月刚开出了每周半天的儿科门诊,但记者在现场等了两个多小时,仅有一名由全科医生转介来的患儿前来就诊。



据统计,目前上海共有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儿科门诊。其中,每周仅开放半天的有58家,占比23.58%;每周开放一天或两个半天的有38家,占比15.45%。多数社区医院内并没有专职的儿科医生,而上级医院的儿科医生,一周能抽出一到两个半天来社区坐诊,也已经是极限了。


但孩子生病不会挑时间,这就意味着,去社区医院看儿科不会成为大多数家长的首选。“怕它检测设备不行。”“看不了,去社区服务中心每次都说‘小孩子的药不齐’。”“烧到38℃以上就不管了,全科医生就说你走吧,到别的医院去看。”


家长们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在家长的印象中,社区医院提供的儿童服务,主要还是儿童保健类,像疫苗接种、新生儿访视等。此外,许多社区医院的儿科在人手、药品、设备等方面不够充足,也是事实。


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医生陈晟表示,关键还是药物方面的缺乏,“社区医院的药还是比较单一的,因为要在基药目录里面我们才能进。比方说现在阿奇霉素要静脉挂的,碰到支原体肺炎我就没办法治,口服的希舒美,暂时也断货。”


03专家:加强全科医生的儿科诊疗能力


不难发现,相比儿童专科医院,社区医院在儿科方面的专业性明显不足。作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一环,社区医院该如何盘活现有资源,尽量补上短板,让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愿意选择“小毛小病首诊在社区”?


在专家看来,每个社区医院都配备专职儿科医生并不现实,因为儿科的就诊并非始终处于高峰,而是受季节影响,有明显的潮汐现象。“特别是在这些流行季节,会一下子感到人才非常匮乏,但也不可能说养很多人等待病人来。”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黄国英说。


另一方面,儿科医生的培养周期通常要十年,收入也不算高。一些医学院的学生表示,即便未来志愿投身儿科,也对其中的呼吸科、儿内科方向顾虑重重。因此,别说社区医院了,二级医院要招到儿科医生都很难。


专家表示,根据儿科秋冬就诊高峰的特点,更科学的做法是,让社区全科医生加强儿科诊疗能力的培训,来为“战时”做好承接准备。


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夜门诊。


晚上8点,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夜门诊,有不少患儿正等候着看病。这里的儿科门诊每周一到五全天开放,日均接待140多名患儿。在儿科坐镇的,其实就是原本的全科医生,他们都通过了复旦儿科医院的规范化培训,未来每三年还要再去进修一次。进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后,为了方便附近家长,门诊还延长到了晚上9点。


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生汪玉称:“起初儿科门诊一天也就十几、二十个,现在一上午可能就不止三、五十个了。有效果,人家才愿意再来。”


有业内人士建议,对基层医院的儿科能力进行一次摸底,了解属地的需求特点,以及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知识、检测能力是否足够、儿科药品是否齐备等。只有解决了这些瓶颈,才有可能让家长改变“孩子生病就要去三甲”的就医习惯。


在药品配置上,闵行区卫健委副主任马应忠表示: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是以基药为主,但是儿科的常见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、常见的肠道疾病,要保障基本药物能够在社区配得到。”


另一方面,社区医院也可以索性做强检测服务,让轻症患儿能在社区就完成病原判定。如此一来,既能提升就医体验,也能减轻专科医院的高峰就诊压力。上海市儿童医院教授、主任医师陆权表示:“实际上社区医院都能做新冠、甲乙流了,再逐步把一些呼吸道的常见病原,乃至于多重的核酸分子检测放到社区去,上海可以领先一步。”


END



往期推荐

多倍镜下|愚园公共市集人声鼎沸、车辆拥堵,网红空间如何避免干扰居民生活?
书记手记 | 优化消费供给、拓展空间资源,南京西路商圈怎样奔向“千亿商圈”新愿景?
对话区委书记|老工业城区如何转型?上海杨浦以创新破题



本文综合自:看看新闻Knews

编辑:徐祯曜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